?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学习知青岁月获奖文章

七年知青路 青春当无悔

文章来源: | 作者:灌溉所 赵臻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8-01-17 | 【 字体:    

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整本书通过采访实录的形式,向我们真实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村的7年知青生活,让遥不可及的国家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感可触了。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对于词作,他更喜欢读辛弃疾。有时他读古典诗词读得兴奋了,就跑到院子里大声朗诵,有时在山上劳动的时候也会朗诵”,“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这些平实的语句都描述出了一个善读书、爱读书的人物形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年代,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却如此痴迷于阅读和学习,专注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借鉴和批判,可以说,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先进的思想理念,都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淀下来的,他将读书当成了自己的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不仅要读原著、读经典,而且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广泛涉猎,关注时事,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与内涵。现在,他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建立在他对中华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深刻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人生目标指引着一个人前行的道路,而习近平的人生目标却在青年时代就已树立。1969年北京插队到延安的知青有2万多人,但1975年末还在延安的知青仅剩下590多名,仅占当年北京知青的2.%,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这7年的时间中,大多因提干、征兵、上学等原因离开了延安,而习近平则因为家庭等原因一直在梁家河大队呆了7年多的时间。虽然条件很苦,不能像他人一样及早上学,但是习近平却将这段时光变成了锻炼心智和能力的一段宝贵经历。在这段困境中,习近平完成了自身的一次蜕变,通过与朴实的农民的接触,他养成了为民谋福利的理想信念和抱负。回京后的习近平放弃了舒适平坦的从业道路,转身又到社会实践最前沿的地方去工作,希望能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一心想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党大队书记的时候,他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当习近平与当地人民接触越多,越了解农村人民的疾苦,就更加激发了他为群众做实事的激情。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他能想要的,都会竭尽全力去办。对智力有缺陷的灵娃的包容、关心,将好点的粮食分给村民,倾其所有将所有用的的东西给讨吃老汉,这种种行为都体现了习近平将自己当做是个普通农民,将自己看作是这黄土地的一部分,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善事办实事。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在梁家河经历的数年苦难和磨炼,使习近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让他认识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要用自己的工作来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七年中,习近平与农民朝夕共处,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做群众,群众的需求是什么,并通过求真务实的态度与行为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而人民,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也成为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发出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是这么的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根植人民的成长历程,从内心来讲对新时期党的领袖愈发崇敬了,作为一名党员,要深刻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锻炼意志品质。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的一员,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瞄准“两个一流”目标,找准未来发展定位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勇担重任立潮头,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